最近收到好多預購端午節粽子優惠的廣告單,我只有看看就將廣告單回收了。
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綠色的粽葉包著糯米與花生,裡面有一點點五花肉,淋上南部特有口味的醬油膏。
清香的粽葉,軟棉的糯米搭配香甜飽滿的花生,一點點肉做點綴,鹹甘甜的油膏將所有食材組合,這簡單的粽子就是我最喜歡的美食。
有一次聽朋友說他先生最討厭吃我所說的粽子,原因是他先生小時候家庭生活清苦,現在經濟好轉,再也不吃這種口味的粽子。我覺得這落差怎麼會那麼大?後來仔細想想,我不也是因為家庭的關係,所以才特別喜歡這種口味的粽子。
因為父親不吃糯米製品,母親不喜廚藝,從小我就很少吃到粽子,只有回到遠在嘉義的外公家才有粽子可以吃。
小時後的記憶是很深刻的,搭火車一定要吃火車上的便當,數著穿越的山洞,聽到「二水」站就知道外公家快到了!
經過一夜的休息,天才剛亮就吵著要外公帶我們去市場吃早餐,〝粽子〞是我們一天的開始,也是告知左鄰右舍我們回來了,通常我們都要吃兩顆粽子,老闆看到我們總是笑嘻嘻,我們也滿心期待的享用美味的粽子,吃的飽飽後,牽著外公的大手,大搖大擺走回家,那種慾望被滿足的感覺,就連現在想起,彷彿好像才剛吃飽的樣子。
要回桃園的早上,我們還要外帶一大串,帶著滿滿的幸福,才心甘情願離開,期待下次回來。
一口樸實簡單的粽子搭配著等待幸福的回憶,那是要有相同記憶的童年才能體會的,我與朋友先生的回憶不同,對粽子的評價也就相差盛遠。
現在端午節的粽子都非常豪華,干貝、鮑魚好像已經變成基本食材,口味變化多,選擇多,售價也很驚人。曾經品嚐過經典名粽,那風味真是好吃的沒話說,若要我再次購買,我應該還是會買,滿足家人過節的口腹之慾,但那名貴的粽子卻沒有我期待幸福的回憶。